本站主頁
屬性 公辦 本科 所在地 北京市
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外,位于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保瑖沂着?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國家“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財政部6所“小規(guī)模試點高?!爸唬菄H大學翻譯學院聯(lián)合會、京港大學聯(lián)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lián)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lián)盟成員高校。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wǎng) 整理: 大學志 發(fā)布日期:2023年12月14日
學院(拼音排序) |
教育層次 |
專業(yè) |
研究方向 |
授課語言 |
學制 |
1、阿拉伯學院 |
博士 |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
阿拉伯文學研究 |
漢語/阿拉伯語 |
4年 |
|
|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
阿拉伯區(qū)域國別研究 |
漢語/阿拉伯語 |
4年 |
|
碩士 |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
阿拉伯語語言與翻譯 |
漢語/阿拉伯語 |
3年 |
|
|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
阿拉伯文學 |
漢語/阿拉伯語 |
3年 |
|
|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
阿拉伯區(qū)域國別研究 |
漢語/阿拉伯語 |
3年 |
|
|
阿拉伯語口譯 |
* |
漢語/阿拉伯語 |
2年 |
|
|
阿拉伯語筆譯 |
* |
漢語/阿拉伯語 |
2年 |
|
本科 |
阿拉伯語 |
* |
漢語 |
4年 |
2、德語學院 |
本科 |
德語 |
* |
漢語/德語 |
4年 |
3、俄語學院 |
博士 |
俄語語言文學 |
俄羅斯社會、文化及區(qū)域研究 |
漢語/俄語 |
4年 |
|
|
俄語語言文學 |
俄羅斯文學 |
漢語/俄語 |
4年 |
|
碩士 |
俄語語言文學 |
俄語語言學 |
漢語/俄語 |
3年 |
|
|
俄語語言文學 |
俄羅斯文學 |
漢語/俄語 |
3年 |
|
|
俄語語言文學 |
俄羅斯社會與文化 |
漢語/俄語 |
3年 |
|
|
俄語口譯 |
* |
|
2年 |
|
本科 |
俄語 |
* |
漢語 |
4年 |
4、法學院 |
博士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漢語 |
4年 |
|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漢語 |
4年 |
|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漢語 |
4年 |
|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漢語 |
4年 |
|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漢語 |
4年 |
|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英語 |
4年 |
|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英語 |
4年 |
|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英語 |
4年 |
|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英語 |
4年 |
|
|
國際法律與區(qū)域治理 |
國際法律制度與區(qū)域法律制度 |
英語 |
4年 |
|
碩士 |
法學理論 |
* |
漢語 |
2年 |
|
|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
* |
漢語 |
2年 |
|
|
刑法學 |
* |
漢語 |
2年 |
|
|
民商法學 |
* |
漢語 |
2年 |
|
|
國際法學 |
國際商事交易法 |
漢語 |
2年 |
|
|
國際法學 |
國際娛樂與體育法 |
漢語 |
2年 |
|
|
國際法學 |
國際反洗錢與反避稅/國際稅法與國際稅收 |
漢語 |
2年 |
|
|
國際法學 |
中國商法及國際商事交易法 |
英語 |
2年 |
|
|
知識產(chǎn)權法 |
* |
漢語 |
2年 |
5、非洲學院 |
博士 |
亞非語言文學 |
東方民族主義文學研究 |
漢語 |
4年 |
|
|
法語語言文學 |
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研究 |
漢語 |
4年 |
|
碩士 |
亞非語言文學 |
非洲語言文學 |
漢語 |
3年 |
|
|
亞非地區(qū)研究 |
非洲地區(qū)研究 |
漢語 |
3年 |
|
本科 |
阿姆哈拉語 |
* |
漢語 |
4年 |
6、高級翻譯學院 |
博士 |
翻譯學 |
口譯研究、翻譯研究 |
漢語/英語 |
4年 |
|
碩士 |
英語口譯 |
中英會議口譯 |
漢語/英語 |
2年 |
|
|
英語口譯 |
中英口筆譯 |
漢語/英語 |
2年 |
|
|
英語口譯 |
俄英漢復語口譯 |
漢語/英語+俄語 |
3年 |
|
|
英語口譯 |
法英漢復語口譯 |
漢語/英語+法語 |
3年 |
|
|
英語口譯 |
德英漢復語口譯 |
漢語/英語+德語 |
3年 |
|
|
英語口譯 |
日英漢復語口譯 |
漢語/英語+日語 |
3年 |
|
|
英語口譯 |
西英漢復語口譯 |
漢語/英語+西班牙語 |
3年 |
|
|
英語口譯 |
阿英漢復語口譯 |
漢語/英語+阿拉伯語 |
3年 |
|
|
英語口譯 |
韓英漢復語口譯 |
漢語/英語+韓語 |
3年 |
|
|
英語口譯 |
泰英漢復語口譯 |
漢語/英語+泰語 |
3年 |
|
|
英語口譯 |
葡英漢復語口譯 |
漢語/英語+葡語 |
3年 |
7、國際關系學院 |
博士 |
國際關系與區(qū)域研究 |
中外關系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關系與區(qū)域研究 |
國際關系、外交話語、全球治理 |
漢語/英語 |
4年 |
|
碩士 |
國際關系 |
* |
英語 |
2年 |
|
|
外交學 |
* |
漢語 |
3年 |
|
|
中外政治制度 |
比較政治 |
漢語 |
3年 |
|
|
國際關系 |
* |
漢語 |
3年 |
|
本科 |
外交學 |
* |
漢語 |
4年 |
|
普通進修生 |
外交學(本科層次) |
* |
英語或漢語 |
0.5/1年 |
|
|
外交學(碩士層次) |
* |
漢語 |
0.5/1年 |
|
|
中外政治制度(碩士層次) |
比較政治 |
漢語 |
0.5/1年 |
|
|
國際關系(碩士層次) |
* |
英語或漢語 |
0.5/1年 |
8、國際商學院 |
碩士 |
國際商務 |
* |
英語 |
2年 |
|
|
金融 |
* |
漢語 |
2年 |
|
本科 |
工商管理 |
國際市場營銷 |
英語 |
4年 |
|
|
工商管理 |
中國商務研究 |
英語 |
4年 |
|
|
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 |
* |
英語 |
4年 |
|
|
電子商務 |
* |
英語 |
4年 |
|
|
國際商務 |
* |
英語 |
4年 |
|
|
金融學 |
國際金融 |
英語 |
4年 |
|
|
金融學 |
金融科技 |
漢語 |
4年 |
|
|
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 |
* |
漢語 |
4年 |
|
|
電子商務 |
數(shù)字化運營與大數(shù)據(jù)分析 |
漢語 |
4年 |
|
|
財務管理 |
* |
漢語 |
4年 |
|
|
國際商務 |
* |
漢語 |
4年 |
|
證書 |
中國商務研究 |
* |
英語 |
0.5年 |
|
|
中國電子商務 |
* |
英語 |
0.5年 |
|
大學預科 |
大學預科 |
* |
英語 |
0.5/1年 |
9、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 |
博士 |
國際傳播 |
跨文化傳播研究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戰(zhàn)略傳播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全球傳播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傳播效果評估研究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國際出版?zhèn)髅窖芯?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中外出版文化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政治傳播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國際體育傳播與外交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視聽傳播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藝術史與藝術傳播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國際傳播 |
計算傳播 |
漢語+英語 |
4年 |
|
碩士 |
傳播學 |
全球傳播 |
英文 |
2年 |
|
本科 |
新聞學 |
* |
漢語+英語 |
4年 |
|
|
傳播學 |
* |
漢語+英語 |
4年 |
10、繼續(xù)教育學院 |
大學預科 |
大學預科 |
* |
漢語 |
0.5/1年 |
|
非學歷 |
漢語言 |
* |
漢語 |
0.5/1年 |
|
暑期項目 |
漢語言 |
* |
漢語 |
4/6/7周 |
11、歐洲語言文化學院 |
博士 |
歐洲語言文學 |
巴爾干研究 |
漢語/英語 |
4年 |
|
碩士 |
歐洲語言文學 |
波蘭語語言文學 |
漢語/波蘭語 |
3年 |
|
|
歐洲語言文學 |
保加利亞語語言文學 |
漢語/保加利亞語 |
3年 |
|
|
歐洲語言文學 |
巴爾干研究 |
漢語 |
3年 |
|
|
意大利語口譯 |
* |
漢語+意大利語 |
2年 |
12、日語學院、日本學研究中心 |
博士 |
日語語言文學 |
日本文學 |
漢語/日語 |
4年 |
|
|
|
|
|
|
|
|
|
日本經(jīng)濟 |
漢語/日語 |
4年 |
|
碩士 |
日語口譯 |
* |
漢語/日語 |
2年 |
|
|
日語語言文學 |
日本經(jīng)濟 |
漢語/日語 |
3年 |
|
|
日語語言文學 |
日本社會 |
漢語/日語 |
3年 |
|
|
日語語言文學 |
日本文化 |
漢語/日語 |
3年 |
|
|
日語語言文學 |
日本文學 |
漢語/日語 |
3年 |
|
|
日語語言文學 |
日本語學 |
漢語/日語 |
3年 |
|
|
日語語言文學 |
日語教育 |
漢語/日語 |
3年 |
13、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學院 |
碩士 |
西班牙語筆譯 |
* |
漢語/西班牙語 |
2年 |
|
|
西班牙語口譯 |
* |
漢語/西班牙語 |
2年 |
14、亞洲學院 |
博士 |
亞非語言文學 |
中韓翻譯學/中韓比較文學 |
漢語/韓語 |
4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中韓比較文學/中韓文化交流 |
漢語/韓語 |
4年 |
|
碩士 |
亞非語言文學 |
柬埔寨社會文化 |
漢語/柬埔寨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印度社會文化古代方向 |
漢語/英語/梵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緬甸社會文化 |
漢語/緬甸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馬來西亞社會文化 |
漢語/馬來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字 |
韓國社會文化 |
漢語/韓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韓國社會文化 |
漢語/韓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斯里蘭卡社會文化 |
漢語/僧伽羅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伊朗社會文化 |
漢語/波斯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馬來西亞語言文學 |
漢語/馬來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阿塞拜疆語言文學 |
漢語/阿塞拜疆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印地語語言文學 |
漢語/英語/印地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梵語巴利語語言文學 |
漢語/梵語/巴利語 |
3年 |
|
|
亞非語言文學 |
波斯語言文學 |
漢語/波斯語 |
3年 |
|
|
亞非地區(qū)研究 |
東南亞地區(qū)研究 |
漢語/英語 |
3年 |
|
|
亞非地區(qū)研究 |
東南亞地區(qū)研究 |
漢語/英語 |
3年 |
|
|
亞非地區(qū)研究 |
東南亞地區(qū)研究 |
漢語/英語/馬來語 |
3年 |
|
|
朝鮮語口譯 |
* |
漢語/韓語 |
2年 |
16、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 |
博士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漢外對比研究 |
英語/漢語 |
4年 |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 |
英語/漢語 |
4年 |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生態(tài)語言學 |
英語/漢語 |
4年 |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計算語言學 |
英語/漢語 |
4年 |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話語語言學 |
英語/漢語 |
4年 |
|
|
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學 |
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 |
英語/漢語 |
4年 |
|
|
外語教育學 |
外語習得 |
英語/漢語 |
4年 |
|
|
外語教育學 |
外語教師教育 |
英語/漢語 |
4年 |
|
碩士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理論語言學 |
英語/漢語 |
3年 |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外語教育學 |
英語/漢語 |
3年 |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語料庫語言學 |
英語/漢語 |
3年 |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漢外語言對比與翻譯 |
英語/漢語 |
3年 |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研究 |
英語/漢語 |
3年 |
17.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
博士 |
漢語國際教育 |
國際中文教育研究 |
漢語 |
4年 |
|
|
漢語國際教育 |
國際中文教育研究/語言政策研究 |
漢語 |
4年 |
|
|
漢語國際教育 |
國際中文教育研究/語言政策研究 |
漢語 |
4年 |
|
|
漢語國際教育 |
國際中文教育研究/世界漢語教育史 |
漢語 |
4年 |
|
碩士 |
國際中文教育 |
國際中文教育 |
漢語 |
2年 |
|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中外文論比較 |
漢語 |
3年 |
|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中外文學比較 |
漢語 |
3年 |
|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世界文學 |
漢語 |
3年 |
|
|
中國古代文學 |
先秦至唐宋文學 |
漢語 |
3年 |
|
|
中國古代文學 |
元明清文學 |
漢語 |
3年 |
|
|
漢語言文字學 |
漢語語法研究 |
漢語 |
3年 |
|
|
漢語言文字學 |
文字學 |
漢語 |
3年 |
|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語言學研究 |
漢語 |
3年 |
|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語言習得研究 |
漢語 |
3年 |
|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 |
漢語 |
3年 |
|
|
文藝學 |
西方文論 |
漢語 |
3年 |
|
|
文藝學 |
中國文論 |
漢語 |
3年 |
|
|
文藝學 |
馬克思主義文論 |
漢語 |
3年 |
|
|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 |
漢語 |
3年 |
|
|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
中國當代文學 |
漢語 |
3年 |
|
|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
中國現(xiàn)當代文藝思潮 |
漢語 |
3年 |
|
本科 |
漢語言 |
* |
漢語 |
4年 |
|
|
漢語國際教育 |
* |
漢語 |
4年 |
|
|
漢語言(漢外翻譯方向) |
* |
漢語 |
4年 |
|
非學歷 |
漢語言 |
* |
漢語 |
0.5/1年 |
|
大學預科 |
漢語言 |
* |
漢語 |
1年 |
18.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 |
碩士 |
區(qū)域國別研究 |
中國學研究 |
漢語 |
2年 |
19.歷史學院、全球史研究院 |
博士 |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 |
全球史與中國 |
中文 |
4年 |
|
碩士 |
世界史 |
世界地區(qū)國別史 |
中文 |
3年 |
|
|
|
世界通史與專門史 |
中文 |
3年 |
|
|
|
全球史與中國 |
中文 |
3年 |
|
|
|
中國與周邊區(qū)域關系史 |
中文 |
3年 |
|
非學歷(博士) |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 |
全球史與中國 |
中文 |
1學期/1年 |
|
非學歷(碩士) |
世界史 |
世界地區(qū)國別史 |
中文 |
1學期/1年 |
|
|
|
世界通史與專門史 |
中文 |
1學期/1年 |
|
|
|
全球史與中國 |
中文 |
1學期/1年 |
|
|
|
中國與周邊區(qū)域關系史 |
中文 |
1學期/1年 |
15、英語學院 |
博士 |
英語語言文學 |
主要英語國家國際發(fā)展 |
英語 |
4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英國現(xiàn)代小說/西方文論 |
英語 |
4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第二語言教師認知與發(fā)展/課堂話語分析/第二語言寫作 |
英語 |
4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認知語言學/功能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外語教學與研究) |
英語 |
4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語用學和社會語言學 |
英語 |
4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美國研究 |
英語 |
4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歐洲研究 |
英語 |
4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英語小說/敘事理論 |
英語 |
4年 |
|
|
翻譯學 |
翻譯研究(口、筆譯) |
英語 |
4年 |
|
|
翻譯學 |
社會翻譯學;翻譯批評;當代翻譯理論 |
英語 |
4年 |
|
碩士 |
英語語言文學 |
英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 |
英語 |
3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英美文學 |
英語 |
3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美國研究 |
英語 |
3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英國研究 |
英語 |
3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澳大利亞研究 |
英語 |
3年 |
|
|
英語語言文學 |
加拿大研究 |
英語 |
3年 |
|
|
翻譯學 |
翻譯理論與跨文化研究 |
英語 |
3年 |
|
|
英語筆譯 |
高級人文翻譯 |
英語/中文 |
2年 |
|
|
英語筆譯 |
政治文獻翻譯 |
英語/中文 |
2年 |
|
|
英語口譯 |
高級口譯 |
英語/中文 |
2年 |
|
本科 |
英語 |
* |
英語 |
4年 |
|
|
翻譯 |
* |
英語/中文 |
4年 |
|
非學歷 |
中國研究 |
* |
英語 |
0.5/1年 |
|
|
英語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英語 |
0.5/1年 |
|
|
英語 |
英語文學 |
英語 |
0.5/1年 |
|
|
英語 |
社會與文化研究 |
英語 |
0.5/1年 |
|
|
英語 |
國際政治與經(jīng)濟 |
英語 |
0.5/1年 |
|
|
翻譯學 |
* |
英語/中文 |
0.5/1年 |
資料來源: 北京外國語大學_院校官網(wǎng) | 資料整理:大學志 · 華僑港澳臺招生組
北京外國語大學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qū)西三環(huán)北路,在三環(huán)路兩側分設東、西兩個校區(qū),是教育部直屬、首批“211工程”高校、“985”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北外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外國語高等學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隊,后發(fā)展為中央軍委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于黨中央領導。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后直屬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外獲批開設101種外國語言,歐洲語種群和亞非語種群是目前我國覆蓋面最大的非通用語建設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專業(yè)建設點。學校形成了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主體,文、法、經(jīng)、管、教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格局。按照時間先后,學校開設語種包括俄語、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波蘭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日語、阿拉伯語、柬埔寨語、老撾語、僧伽羅語、馬來語、瑞典語、葡萄牙語、匈牙利語、阿爾巴尼亞語、保加利亞語、斯瓦希里語、緬甸語、印尼語、意大利語、克羅地亞語、塞爾維亞語、豪薩語、越南語、泰語、土耳其語、朝鮮語、斯洛伐克語、芬蘭語、烏克蘭語、荷蘭語、挪威語、冰島語、丹麥語、希臘語、菲律賓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希伯來語、波斯語、斯洛文尼亞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愛爾蘭語、馬耳他語、孟加拉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拉丁語、祖魯語、吉爾吉斯語、普什圖語、梵語、巴利語、阿姆哈拉語、尼泊爾語、索馬里語、泰米爾語、土庫曼語、加泰羅尼亞語、約魯巴語、蒙古語、亞美尼亞語、馬達加斯加語、格魯吉亞語、阿塞拜疆語、阿非利卡語、馬其頓語、塔吉克語、茨瓦納語、恩得貝萊語、科摩羅語、克里奧爾語、紹納語、提格雷尼亞語、白俄羅斯語、毛利語、湯加語、薩摩亞語、庫爾德語、比斯拉馬語、達里語、德頓語、迪維希語、斐濟語、庫克群島毛利語、隆迪語、盧森堡語、盧旺達語、紐埃語、皮金語、切瓦語、塞蘇陀語、桑戈語、塔瑪齊格特語、爪哇語、旁遮普語。學校秉承延安精神,堅持服務國家戰(zhàn)略,目前已開齊與中國建交國家的官方用語。
近年來,學校大力推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成立國內高校首個教材處,建立北外學院、國際組織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在原亞非學院基礎上,擴建為亞洲學院、非洲學院,成立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成立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國家翻譯能力研究中心等特色研究機構。學校擁有國家、省部級研究基地52個,其中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培育):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國家語委科研中心:國家語言能力發(fā)展研究中心,4個教育部區(qū)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東歐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英國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以及37個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備案中心,3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學校另有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市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入選首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首批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被授予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學校主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文學》《國際論壇》《外語教育研究前沿》4種CSSCI來源刊物,《國際漢學》《中國俄語教學》等2種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出版其他中文學術期刊7種;主辦ESCI英語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中國應用語言學)及其他多語種期刊共11種,覆蓋英、法、西、阿、俄、德、葡等7個語種。學校有全國最大的外語類書籍、音像和電子產(chǎn)品出版基地: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北外開設本科專業(yè)121個,其中46個專業(yè)是全國唯一專業(yè)點,33個專業(yè)是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學?,F(xiàn)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學科),7個北京市重點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外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11個(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經(jīng)濟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教育學、世界史),專業(yè)碩士點8個(金融、國際商務、漢語國際教育、翻譯、新聞與傳播、法律、會計、工商管理碩士),涵蓋文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六大學科門類。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外語教育學”獲批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學校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評級為A+,位居全國榜首。在2022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學校語言學位列60,英語語言文學位列151-200位,位居國內同類院校之首。學校本科在校生5800余人,研究生(碩士、博士)3700余人,留學生1200余人。
北外注重創(chuàng)新人才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水平,現(xiàn)有在職在編教職工1300余人,另有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籍教師近200人。學校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全國優(yōu)秀教師、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四個一批”人才、“長江特聘”“青年長江”等高水平師資。教師中超過90%擁有海外學習經(jīng)歷。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教師團隊、全球治理和國際組織人才培養(yǎng)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北外與世界上8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24所高校和學術機構簽署交流合作協(xié)議,與美國布朗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系。學校在亞、歐、美18個國家建設有23所孔子學院及獨立孔子課堂,數(shù)量居國內高校之首,其中7所為全球示范孔子學院。按照揭牌時間先后,孔子學院(課堂)為:德國紐倫堡-埃爾蘭根孔子學院、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波蘭克拉科夫孔子學院、比利時列日孔子學院、德國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保加利亞索非亞孔子學院、捷克帕拉茨基大學孔子學院、德國慕尼黑孔子學院、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孔子學院、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西班牙巴塞羅那孔子學院、俄羅斯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阿聯(lián)酋扎耶德大學孔子學院、阿爾巴尼亞地拉那大學孔子學院、德國哥廷根大學孔子學院、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孔子學院、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孔子學院、法國ESCP歐洲商務孔子學院、美國瑪利諾學校孔子課堂、英國開放大學網(wǎng)絡孔子學院。
北外圖書館館藏紙質中外文圖書近153萬冊,中外文電子圖書近216萬冊,中外文報刊1123種,中外文數(shù)據(jù)庫102個,形成了以語言、文學、文化為主要資料的館藏特色。近年來,隨著學科建設的發(fā)展,政治、法律、外交、經(jīng)濟、新聞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獻逐漸形成藏書體系。學校不斷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形成“開放、互聯(lián)、智能、創(chuàng)新、融合”的信息化發(fā)展體系,開發(fā)多語種網(wǎng)站、數(shù)字北外、數(shù)據(jù)中心、網(wǎng)絡教學、教學資源等軟件平臺;建設智能教室和智能學習環(huán)境,形成多項標志性成果。2021年完成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北外試點工作,發(fā)布《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教師發(fā)展之北外倡議》。建設世界語言博物館,打造語言文化新地標,落成新校史館,全面展示北外辦學歷程。
北外緊密結合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形成了“外、特、精、通”的辦學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成為培養(yǎng)外交、翻譯、教育、經(jīng)貿、新聞、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批批從北外走出的畢業(yè)生,遍布世界各國、全國各地,活躍于各行各業(yè),建功立業(yè)、成就卓著,成為精英翹楚、社會棟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北外畢業(yè)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駐外大使的就有400余人,出任參贊2000余人,學校因此贏得了“共和國外交官搖籃”的美譽。
當前,學校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緊扣黨中央決策部署,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外老教授們重要回信精神,落實學校第十次黨代會部署,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實施人才強校、學術興校、全球立校戰(zhàn)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于培養(yǎng)更多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yè)本領的復合型人才,加快建設國際化、重特色、高水平、綜合型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為推動中國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國作出新的貢獻!
資料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
2022年6月更新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wǎng)及大學官網(wǎng)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wǎng)公布為準。